报告题目: Defect is a beauty——Atomic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e-property relation in materials (缺陷是一种美——原子尺度下洞悉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)
报 告 人:张灶利 教授
报告时间:2025年8月17日15:00-17:00
报告地点:青山校区教六楼6306会议室
报告摘要:
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本质上受控于其微观缺陷结构。随着高级的球差校正电子显微镜及相关表征技术的发展,缺陷(如位错、层错、空位等)的原子构型与演化机制得以精准解析,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建立了“缺陷结构-力学性能”的关联机制。本报告聚焦两大议题: 1. 缺陷的系统性影响:综述各类缺陷对材料力学行为的调控作用;2. 氮化物陶瓷的强化和变形新机制:报道我们团队在原子尺度上的最新发现。(i)层错强化机制--通过纳米压痕实验与原子分辨表征,在陶瓷多层结构中首次发现层错可显著提升材料强度; (ii) 空位诱导变形机制-- 揭示空位调制结构引发的单胞尺度晶格扰动(如局域晶格剪切/膨胀),进而主导陶瓷的全新变形模式。本研究为高性能陶瓷的缺陷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。
报告人简介:
张灶利,奥地利科学院资深研究员。1997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博士学位。曾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北京电镜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、德国马普学会金属所、德国弗利兹哈勃研究所、德国的乌尔姆大学从事研究工作。2008年起在奥地利科学院艾瑞克·史密德(Erich Schmid)材料所任材料显微结构课题组组长。2011 年获莱奥本矿业大学教授资格、博士生导师。2011 年10月起获聘奥地利科学院终身研究员。
作为主要的项目研究者承担德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DFG), 德国的联邦教育部研究项目(BMBF), 欧盟委员会等多个研究项目。作为PI,近10年来独立主持奥地利自然科学基金(FWF)7项, 奥地利研究促进基金(FFG) 3项,奥地利教育科学部基金若干项。2017年获得奥地利科学院创新基金奖励。培养博士6名,博士后6名、硕士若干名。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:材料的电子显微学,氮化物陶瓷、块体金属及合金纳米晶材料、功能氧化物薄膜材料、结构材料的界面和缺陷结构及其和性能的关联性研究。研究成果在Science、Nature communications、Advanced Material、Acta Materialia、Physcial Review B等期刊上发表。共计发表SCI文章近200篇。获美国陶瓷协会颁发的Edward C.Henry 奖。
